笔看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厚照听闻他的话,很快就停住了脚步,原本以为王守仁转变想法,要与自己说道说道。

不曾想王守仁一脸便秘,半天才冒出来一句:“此事绝非太子殿下可以亲涉,还请慎重,将微臣的那些手稿还与微臣。”

听完他的话,朱厚照哼都没有哼,甚至于都没有看他,直接昂着头就离开了。

被留在大厅的王守仁默默地站在了原地,看了看外面,看了看茶水,半响说不出话来。

就在茶凉他准备离开的,许槐安过来了,一见面就直接说道。

“太子殿下说了,既然你不愿意为太子殿下做事,那就请先生自便,到底还是他绑了先生有错在先,固留下一块玉佩已做赔礼,是留在大同府还是回京师都由着将军,如果先生回京,可当了玉佩作为盘缠。”

传完话,许槐安也没有管王守仁到底是怎么选择,而是将一块龙纹玉佩放在了桌子上,然后便飞快的离开了。

王守仁看着那块银子,叹了一口气,朱厚照根本就没有打算放他走,如果真的想让他回京,不说给几个锦衣卫保护,即便是给几辆银子也好。

留下这么个玉佩,还是龙纹,自己敢当,有人敢收吗?

留完了玉佩,然后不给说话的机会,然后就跑了,这是摆明了不想要回收玉佩,非要自己承这份赏赐。

估计之后自己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见不到太子殿下的面了!

不过,要回京也不是没有办法,甚至于还回玉佩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一旦用出来,估计只能惹得朱厚照发怒了,只能先行再看了。

……

王守仁不靠谱,那么一切便只有靠自己了,朱厚照拿着那些纸条便开始分析起来。

中途还特地安排人通知那个知府和游击将军张俊先回去,至于再次想要面见他的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还是拒绝了。

没了王守仁,朱厚照便只能靠他自己,以及一个打酱油的许槐安,两人的进程虽然慢,但是在那些手稿的帮助下,还是一点点找到了关键点,然后还原了真相。

在最后,找到了最近的朝廷政策之后,结合王守仁的态度,朱厚照继续深挖,终于知道了王守仁为什么不愿意他涉及的原因。

因为对此事影响最大的一道政策,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政策的提出者是一个六部尚书,更是因为这件事情的最终受益者居然是自己的老爹朱佑樘,以及在边关建府的皇族。

这件事情目前虽然看起来只影响了边关的粮食价格,但是从某个高度来看,这个政策却是影响了整个边关的强大与否。

明初的时候,边地的军士,规定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政策刚出来的时候足够满足边关所需,而到了后来,政策逐渐废弛,从而导致边关粮食大幅锐减,军屯不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之前所说的商人出资雇人屯垦的商屯。

明初,为了满足边关的粮食需求,政府开始用食盐作为代价来吸引商人来边关卖粮,这个政策叫做“开中”。

具体的操作是商人运送粮食到边关,然后交于官仓,之后边可以获得盐引(盐是国控资源,盐引相当于买卖许可证)。

每一个盐引需要纳粮多少,是根据道路远近险易,及粮食的种类,各有不同,但是比率控制的很好,商人是有利可图。

但是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明中前,各盐产区每年产量的丰歉不一,远在北边各地的政府机构并不完全知道,召商输粮的时候,经常多发盐引。

盐引过多,等于是许可证过多,盐却不够了,只能慢慢的排号等待,这叫做“守支”。

对于这样的情况,商人当然不乐意了,毕竟自己运粮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的投入,但是却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拿到盐,中间的时间损失是真的痛苦。

更何况朱厚照之前也总结出了边关粮食的价格和季节产出有关,在粮价低的时候,如果还按照固定的盐一引易粟二斗五升的比率来开中,朝廷感觉到吃大亏了。

于是,在弘治五年(1492),也就是八年前,当朝的户部尚书叶淇应了两淮盐商的请求,变了法,又叫“折色法”。

规定,从此以后,商人不必在边关种植粮食,只需要缴纳银子,然后便可以获得盐引,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还规定了银子的数量要比边关的粮食价格高。

因为这个政策,朝廷每年都会获得巨额的银子,除掉拨给边关的银子之外,其余便被朱佑樘收走了。

这个操作看上去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将实打实的开粮田换成银子,却是极大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银子使用好操作,拨给了边关,但是实际用于购买粮食的数量没人知道。

二是商屯制度,军屯不够的情况下,则需要采购,因边关遥远、道路不同,所以真实的粮食价格是远大于缴纳规定价格。

三是粮食需求没变,而这些年,随着边关局势紧张,需求反而更大了,于是粮价就更高了。

除掉这个原因,另外一个重大的原因则是因为边关的皇族。

其实边关的粮食,在换取成为“盐引”之后,之所以拿不到盐的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大量皇亲国戚贵族官员利用权势侵占盐引。

明朝虽然有规定‘监临官及四品以上官员家人不许中盐营利’,但是官员和皇亲国戚合作便不成了问题,更何况,皇室经常赐给皇亲国戚盐引,即便是朱佑樘也不例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革明朝请大家收藏:(www.bikanwx.com)大革明朝笔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笔看文学推荐阅读: 逆局重开大明:开店卖罐,重八开局爆红薯三国:我刘璋,天下无敌猎谍从战狼开始猎杀反派六州游记三国:不装了,你爹我是袁本初人类群星辉煌时三国之上将邢道荣大军师联盟亮剑:从赵家峪开始震惊相信我,我真的是个学渣公子小石争霸18世纪那个植物人的潜唐史谍影风云穿越成太子,开局一把枪大夏状元郎大汉:开局拯救王昭君红楼之鲁智深在荣国府群舞大唐明左三国之我是大法师一抹残阳映青山重生之我开局就是百岁宗师三国:辅佐刘备从徐州开始士兵突击之谁与争锋影视:从伪装者开始大秦:皇陵签到十三年,百万阴兵军人时代:游戏让我强大
笔看文学搜藏榜: 士兵突击之谁与争锋争霸18世纪喜羊羊与灰太狼黎明明末:开局炮毙皇太极全球狙杀那个植物人的潜唐史影视:从伪装者开始三国:别装了,你就是曹贼大秦:皇陵签到十三年,百万阴兵军人时代:游戏让我强大谍影风云随身带个隋炀帝骑砍之风云天下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楚书太宗皇帝本纪孤夜逢生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梦回大唐蝶恋花抗战从穿越川军电视剧开始初唐房二传总有歹人想要害朕我是大兆人我真的可以回去大秦之扶苏踢飞祖龙棺椁鼎镇三国皇帝是假混蛋是真这个三国很核理大秦第一厂公领主无敌!回到明末搞基建
笔看文学最新小说: 夺盛重生之我开局就是百岁宗师大唐之德宗时代三国:大事件签到系统红楼之挽天倾赘婿之战国时代家族百年:从大唐开始永生战之欲与子同袍,岂曰无衣大唐:李世民偷听我的心声三国之上将邢道荣大明:我,朱元璋皇兄,大明隐龙秦风楚韵酉水王鼎镇三国淸和月六州游记风起北宋之末三国:辅佐刘备从徐州开始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特种兵从亮剑开始红楼世子爷大革明朝北宋大闲人我在明末当太子明左美洲1866人类群星辉煌时烽烟九州之拂剑朝天大直播时代:崩坏三国我的葡萄牙帝国